美国追踪者_美国追踪调查发现:小时候越难带的孩子,日后越可能变学霸

发布时间:2020-08-17   来源:知识    点击:   
字号:

【www.tzsdlj.com--知识】

妈咪读呀 分享知识

美国追踪调查发现:小时候越难带的孩子,日后越可能变学霸

你家孩子是高需求的孩子吗?

老妈子们聚在一起聊天,免不了说孩子。孩子好不好带,是老妈子话题率普遍的焦点。

A说:“我的孩子一刻都不能离开我,一会就要喝奶、刚喂完又要喝!”

B说:“我的孩子一到晚上就不认识其他人,只认我。爸爸抱都不行。我一抱就乖。”

C说:“我家的更愁人啊,现在大了,老是得人陪玩。玩就玩吧,还要按照他的方式来,否则就扔书了、暴脾气了。气人啊。”

孩子黏人、娇气、敏感、小心眼、暴脾气、霸道,这些特质,在《西尔斯橙色亲子课》里,被归纳为“高需求宝宝”。他们的性格似乎还有简要特征:

    感情强烈(哭声刺耳,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发很大的脾气) 非常好动(根本停不下来) 十分敏感(情绪轻易就能被刺激,哭与笑转化快) 对他人疏远(把身体的接触看成是打扰或威胁)

高需求孩子培养得好,就是妥妥滴优等生!

尽管高需求孩子对父母的耐心是极大的考验,可高需求宝宝总是在不经意间给父母惊喜!

西尔斯认为,一个善于生气、喜欢争论的孩子,同时内心也充满爱和善良。内心敏感的孩子意味着他情感丰富,因而容易拥有“共情”的能力——他会更好地理解别人,并和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赢得信赖。同时,敏感意味着较强的观察能力,他总是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变化,这意味着他们在接收新知识时又快又好,将来很可能变成学霸哦。多动且总是捣蛋的孩子,意味着他时刻酝酿着创造性,他们不愿意循规蹈矩,探索对他们而言就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在父母苦恼孩子难带的同时,耐心和守候有时候会还一个惊喜。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追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对1300个家庭进行观察,其中就涉及一部分难带的“高需求宝宝”。发现,孩子们上小学1年级后,一部分变成“问题学生”,另外一部分忽然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优等生。

区别从何而来?原来,那些优等生们普遍拥有耐心和细致的父母。他们用最大的耐心去包容孩子的“高需求”。而问题学生们则遭遇父母的冷言冷语和各种抱怨。他们被贴上了负面标签——“你真讨厌”“你好难带”“为什么你比别的孩子差很多”等等,让他们自尊心不断受挫,最终越来越差。

美国追踪调查发现:小时候越难带的孩子,日后越可能变学霸

案例解读

小小费从来不是一个外向的孩子。每到一个新场合,他总是审慎地看待新环境。幼儿园几乎花了1年的时间才适应,一直在哭、一直说不想过被“束缚”的集体生活。当他3岁半以后,我试图和他交流过原因,他说“幼儿园不自由”。他就是典型的高需求孩子。

但最让我苦恼的,是他在各种公共场合的害羞、腼腆、内向。举一个例子,我们给他报了一个锻炼动手能力拼搭的早教班。和几个孩子在一起上课,有些孩子主动走到老师跟前要回答问题,有的孩子声音特别洪亮,有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想要展现。那些家长要打着手势才能让他们安静。

他们的跃跃欲试和大胆外向让我十分羡慕。反观小小费,他在课堂十分安静,不知道听进去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一到课堂末尾的公开自我评价环节,他就垂着头、眼睛看地板、声音犹如蚊子,就像一个犯错的小孩一样。

尽管我内心焦虑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我和孩子爸爸达成共识——接受他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我们从来不打击他,说“你怎么声音那么小”“你怕什么,老师和同学又不吃了你”等等负面言语。我们总是说,“你今天又进步了”“妈妈觉得你这次表达比上次好很多!”

听课的时候,我和孩子爸爸总是微笑着看着他。当他发言,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声音小若蚊虫也好,我都挺直着背,给他竖大拇指。我相信,作为妈妈,只要真心欣赏孩子,一直鼓励他,他能感觉得到来自父母的欣赏。他就会克服内心的谨慎和敏感,渐渐地融入公开场合。

惊喜,是最近两次课堂到来的。

老师跟我们反馈,她发现孩子在课堂上总是第一个完成动手拼搭能力。不论老师讲什么知识,他都吸收得很快。在课堂最后的自我评价环节,他越来越大方。他从一个要老师哄着劝着抱着才能做公开发言的孩子,变成第一个举手发言、大方走到讲台上,用郎朗声音介绍“我是谁,几岁,今天做的是一个什么搭建,我的创意在哪里”的孩子。

由衷地感慨,育人就是静待花开,用多少心血浇灌,就会收获多少成果。

美国追踪调查发现:小时候越难带的孩子,日后越可能变学霸

总结,遇到高需求孩子,父母你该怎么做?

据统计,大约有20%的孩子都属于高需求宝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渐渐改变个性。成长为让人耳目一新的人。

美国追踪调查发现:小时候越难带的孩子,日后越可能变学霸

那么,如果家有高需求宝宝,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教他学会有情绪的正确表达方式

因为高需求的孩子敏感、自尊心又强,养育他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控制情绪。必须提醒,对待高需求孩子,不可以“以暴制暴”。当你试图用“武力”解决时,他能比你更凶。

如果他哭,可以让他先宣泄一下。看他情绪稍微缓和以后,让他冷静一下,引导他说出感受,让孩子尽快恢复理性。温柔地拍拍他,好好沟通“累了就放松,不可以乱发脾气”“动画片已经看过10分钟,要按照设定好的规则作息”。

设定规则、划定底线并严格按照规则去做

高需求的孩子往往给人任性感,他们认定了的一件事就想做,十头牛都拉不回了。而一旦得不到满足,情绪就会崩溃。

对此,建议和他们沟通时先看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遵循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底线。比如,小小费和我们一起爬山,忽然发现一处树叶铺满的小坡。他提出,想爬上去玩树叶。我评估了一下,此举最大的后果就是裤子上全是泥巴,“男孩嘛,哪能不脏的?”于是答应他爬。

再比如,孩子想看动画片。我们就先约定好,看10分钟就收。制定好规则就遵守,增强高需求孩子的界线意识。

高质量的陪伴

其实,作为父母,我和孩子爸爸陪伴他的时间太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压力山大的城市,和我们一样为事业打拼的父母很多。鉴于此,每次陪伴孩子,都要尽可能一分钟掰成10分钟。

此外,要向孩子们多表达:妈妈真的好爱你。因为高需求孩子有着丰富的情感,很容易受挫,他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跟你确定你是否爱他。

本文来源:http://www.tzsdlj.com/yuer/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