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路上的困惑|孩子阅读路上的4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源:书籍    点击:   
字号:

【www.tzsdlj.com--书籍】

原标题:孩子阅读路上的4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亲子阅读这种方式日渐时兴,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让孩子感受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情,更愿意自发的去阅读。

这也促使更多的父母有意或无意的想参与到孩子阅读引导中来。

但问题来了!大多数的父母对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是迷茫的。错误的引导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孩子捧着一本书看,并不等于就是阅读了。

同样一个7岁的孩子,会阅读的孩子也许能完整地讲出故事,能够熟练的把握住字与图的关系。而不会阅读的孩子,对书本的感觉则停留在最原始的识字、认图状态。

只是起点低的孩子,要先从启蒙类的绘本开始,逐步进阶。

在阅读的世界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而现实是很多孩子因为父母错误的阅读引导,错过了这样的关键期。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父母引导孩子阅读时常犯的误区,你是否“中招”了?也许会对你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阅读有所启发。

01

片面认为孩子不爱阅读

在指导孩子阅读的路上,父母的态度才是重点。

我们建议爸妈在小学阶段就要给孩子进行阅读启蒙,让孩子耳濡目染,认识书本这个人生的好朋友。但一些父母开始一段时间后,就觉得很沮丧。孩子不爱看书,甚至一见到书就推开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拒绝,先不看。但父母观念上不能放弃。这里说的不放弃,并不等于要强迫孩子看书,这样只会让孩子更“憎恨”书本。

我们完全可以将书本当做一个“玩具”,在孩子心情愉悦时,将它放在孩子面前。这时再有一些互动功能将更能带动起孩子的兴趣。

如果孩子只看一本书的某一页,或是某一页上的一张图,然后将书丢在一边。这时,父母千万不要急,培养孩子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积极接触”。

先做到让孩子接触书本不反感,然后耐心等待孩子兴趣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就会自己拿起书让你给他解释或者讲故事了。

千万不要一味的觉得自己孩子不喜欢阅读。也许他们会被一些特定的故事吸引而爱上阅读,有的孩子爱漫画,有的孩子爱推理类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历史故事,有的孩子喜欢科幻故事……关键看父母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尽早培养。

02

着急看到阅读效果

阅读应该是效果最不明显的一项学习活动。短时间内,它对孩子的数学分数及英语分数不会有明显的帮助,甚至对语文分数都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一段时间后,很多父母就急了。

“不行啊!你瞧隔壁谁谁谁,上了一个暑假的培训班,名次上升了不少。也没见他阅读啊,倒是天天去补课啊!”

在目前分数线决定大学层次的当下,我们都爱高分,但是不能为了高分而放弃阅读。

这是一个很大的无奈。但是,家长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会更好,课外书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有“减负”功能。而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也要慢得多。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和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功底,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真正爱上阅读的孩子,会不断“汲取”书本知识,丰富自己头脑,开阔自己思维,读的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也渐渐“浸透”成为自己内在的东西,这比眼前的成绩对孩子影响将更加的深远。这就如同吃草的牛一样,最终会产出美味的牛奶。

03

排斥孩子看书只读图

通常,父母对孩子看书只喜欢看图,不主动认字比较排斥,可能这时有的父母就会直接干预引导孩子要多看文字。

当然,从阅读的整体效果上来说,读字优于读图,只有孩子成功进入了读字阶段,阅读的终极目的才能实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冲突的,这两种阅读模式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长期共存,孩子无论喜欢哪个都完全没有问题。

通常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他们也会喜欢看动画片、漫画书,甚至会痴迷一些电视剧,甚至直到成年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改变,但由于他们读字的兴趣早已稳定形成,所以这些“读图”活动始终是一种消遣和放松,不会成为主流。他们知道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即使孩子一直不喜欢读字,只喜欢读图,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批评和否定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引导孩子对于文字的兴趣。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为核心去引导阅读,是作为父母应遵循的唯一道路,离开了这个基本之道,一切努力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04

读完测试,并要求记忆“好词好句”

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去问孩子各种问题,考查孩子记忆和吸收了多少内容,或者让孩子记住里面的“好词好句”。

实际上,父母这样做,是很难让孩子有阅读成效的。一旦孩子知道读完一本书,还要面临着“测试”,他的注意力就会放在应付家长提问,而非书本中的有趣内容上。

记忆“好词好句”也是如此,阅读时让孩子查找并记忆词句,只会打扰孩子阅读。长此以往,阅读就成为孩子的任务和负担,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

孩子愿意拿起书来读,一定是因为对书里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也是促使孩子一本接一本地去阅读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浸染,而不是“记忆”和“搬运”。只要孩子读得足够多,哪怕他忘记了所有读过的书名及内容,从书中获取的营养也不会减少分毫。

而写作是“创作”,是阅读的“输出”,孩子有了大量的阅读积淀,然后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话语。仅让孩子靠背书本的“好词好句”写出的作文,只能是大同小异的模板,这样不但固化孩子思维,影响孩子创造力的成长,还会让阅读失去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tzsdlj.com/zaojiao/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