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胎后我离婚了】“生完二胎后,我85岁的姥姥不敢生病了”

发布时间:2020-06-30   来源:生活    点击:   
字号:

【www.tzsdlj.com--生活】

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人为你活成了背景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 《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我采访了100名妈妈》,其中有一位妈妈一凡除了回答我的问题外,还发一段扎心的话。

她说:

姥姥说过一句话,现在我妈和我姨都在给孩子们看孩子,比较忙,我姥姥85岁了。

她说,自己现在不能生病,因为女儿们都很忙,照顾不了。

虽然她后面用了“哈哈哈哈”强补气氛,我依旧能听出言语中的心酸。

一凡34岁,人在北京,生完第二个女儿后,婆婆和妈妈都来北京帮她带孩子,留下姥姥一个人独守空巢。

姥姥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85岁高龄,却依旧不敢生病。

看到她的这两段话,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

我原本是冲着生儿生女这个轻松的话题来的,可在轻松背后我们将老人的心酸活生生地淹没。

还记得那句话吗: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但你知不知道:除了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还有人为你活成了背景。

这篇文想要动笔好久了。

在我们为孩子的可爱,年轻人的拼搏,中年男女的重负而排遣呐喊的时候,别忘了在我们身后那些活成背景的空巢老人们。

“我没事”,是老人最拙劣的谎言

今年10月1日,我爷爷过了他这辈子的第一个生日——八十大寿。

这之前,儿女们多次提议给他和奶奶过生日,爷爷奶奶的回答都是:“过啥生日啊,孩子们忙,别铺张。”

而这次生日,爷爷也是为了将就儿女的时间提前过的。他将11月13日的生日,提前了一个半月。

奶奶一直封锁着消息,担心我会知道。因为所有的亲戚都在河北,只有我一个远嫁了广东。

9月30日,我终于从妈妈口中得知了消息,马上打电话给奶奶:“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我也好订票回去看看你们?”

奶奶却风轻云淡地说:

你两个孩子,又那么远。十一难得放假,好好休息一下。我们这里没事,你好好的就行啦。

可这风轻云淡的语调背后,是怀着多么渴望的感情啊。

今年年初,我带小宝去了奶奶家,偌大的一个空房子,只有爷爷奶奶两位老人。

看到我们来看她,她眼里都是藏不住的笑意;而我们离开的那一刻,她一边说着“快走吧,快走吧”,一边偷偷地站在阳台望着,直到我们消失不见。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因为送别,向来就有着不可承受之重,尤其对于老人。

奶奶爷爷啊,你们知不知道,“我没事”这个谎言真的很拙劣。

可你们分明将所有的关心、关注和关爱,都深埋在了这句拙劣的谎言里。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这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明显增大的社会里,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有时,老人为了不惹麻烦,不仅甘愿被孤独吞没,还如英雄般英勇赴死。

2017年底,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身边遗落着一封遗书:“我于昨晚走了,走时心如止水。”

要知道,老人口中的“昨晚”是农历八月十五,她以为自己第二天便能被发现,结果两个月后才有人发觉。

而发现者,不是她的子女,而是她的邻居。

与遗书上娟丽秀气的字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已然腐烂发臭的尸体。

老人有儿有女,却始终无人问津。但即使死的这一刻,她依旧怕连累儿女。

“用湿抹布抹去灰尘,开窗通风,就不会染上病菌。”

“尸体火化,一切从简。”

为子女守了一辈子的老人,在守不了的那一刻,就只想悄悄的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7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中几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在北京,空巢老人占老人总数的40%。

感到家庭关系融洽的有50.1%,对子女满意的老人仅有9.2%。

50%以上的老人没有子女照料,靠自己的养老金度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曾经的他有多辉煌,现在的他就有多彷徨

你可能会对我说:“别傻了,老人哪有那么脆弱?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

也许你是对的,如果那位老人记忆没有减退,手指没有颤抖,牙齿没有掉落,精力尚未衰竭,口袋里还有余钱。

这样,他就可以像79岁的王顺德爷爷一样健身,87岁的“荷花奶奶”一样街拍,90的超模达芙妮奶奶一样练瑜伽,走T台。

但很不幸,我们身边的老人,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或者一些人认为的:“觉悟”。

曾经看过一个法国电影——《老人的日记》,边看边哽咽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尼古拉年轻时是一位人人敬仰的学者,他成果杰出,文章被无数次地引用,还有众多的头衔,热爱课堂,对教育学生倾注着自己的热情。

可年老,却改变了这一切。

在日记的一开始,他便写道:

我已经变得无趣丑陋,记忆减退,弯腰驼背,头发渐渐稀疏,脸上满是皱纹。

他热爱课堂,却发现无法集中精力给学生授课。

他身心疲惫,却不敢提交学校辞呈。

他渴望与人交流,却发觉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

他,老了。

再强大的心理也依赖于生理的健康,再崇高的精神也离不开身体的支持。可岁月,却无情地夺走了后者。

尼古拉老人说了一句扎心的话:“冷漠是灵魂的瘫痪,死一般地活着。

他有妻子,有女儿,可死亡的渐渐逼近,让他感到无限地孤独。

曾经的他有多辉煌,现在的他就有多彷徨;曾经的他又多努力,现在的他就有多费力。

这些,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当然很难理解。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对于老人来说,令他悲伤不仅是年龄的衰老,更是梦想的破碎,他跟社会的纽带就这样无奈地越来越远。

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若能及此,死而无憾。

只可惜,莫说静美,就是最基本的最严,在很多老人看来,也属奢侈。

作家弋舟曾用一年的时间,走街串巷,深入乡间,聆听并记录下了二十多个垂暮的故事,形成了一本空巢老人调查笔记,题为《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其中有一个李老夫妇的故事,他俩都是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取得了高学历后,都在北京定居。

可再高的学历,也减不清父母身上的重荷,孤独的重荷。

老李患有心脏病,老伴儿有高血压,两人成了彼此日常唯一的陪伴。

一次心脏病的突然造访,让老李进了病房,老太太也跟着累倒在地。

儿子们照顾了几天之后,由于工作压力陆续离开了,谁都没有提过让两老住在自己家。

保姆请了几个,可她们提供的服务,却配不上那么高的工资。

于是,辞退保姆,远离子女,李老夫妇再次回到那个狭窄的生活圈子,进入衰老孤独的深渊。

生存的压力,亲人的冷漠,保姆的敷衍,让老人成了这个社会中被孤立的孤岛,失去希望,没有尊严。

正如弋舟自己说的那样:“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前段时间有个很热的贴,人生的A4纸

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每过一个月,涂掉一个格子,全部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了。

假设我们的父母平均五十岁的话,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天天见面,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一个月见两次面,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就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一年见一次面,你们的相处时间是这样的:

但很多人的父母,已不止50岁;很多人的祖父母,更是年过古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小时读来不食味,而今听得泪满襟。

写及此,这篇文章也该结束了。不过我回头想想,抒发了这么多感想,表达了这么多忧伤,于亲人又有何用?

浪潮滚滚,逼得无数人向前,无法驻足。

老宅空空,留下一老翁独坐,静待灯枯。

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城乡结构的急速调整,让人伦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人生实苦,总是不尽如人意。但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心灵有所触动,就请回家看看老人吧。

如果,你们相隔万水千山,一时无法回家,至少也给文章点个赞,转发下,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你在乎。

本文来源:http://www.tzsdlj.com/wenda/2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