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不在场证明】如何创造不打扰孩子的正效陪伴?

发布时间:2020-02-27   来源:教育热点    点击:   
字号:

【www.tzsdlj.com--教育热点】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但是有的时候又不能过分的打扰到孩子,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陪伴孩子吗?

都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亲子陪伴对孩子来说非常珍贵。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陪伴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但在生活中,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夹杂着打扰。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下面这些场景,也许就发生在你和孩子之间。

★镜头一:这样不对……

妈妈陪着朵朵画画。朵朵正准备把太阳涂成黑色,妈妈便毫不犹豫地阻止:“朵朵,这样不对,你怎么能把太阳涂成黑色呀?太阳应该是红色的才对。”

朵朵一脸无辜地看着妈妈,委屈地说:“妈妈,这是乌云,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镜头二:你应该这样……

小Y在玩多米诺骨牌。他小心地用8块积木围合成四四方方的骨牌面(每个面2块积木),小心地推倒一块最左边的积木,发现不能一次击倒全部。

在一边陪玩的爸爸看到了,不由分说地帮小Y用正确的方式搭好骨牌。

★镜头三:快来……

轩轩对着棋盘,下了20多分钟的国际象棋。妈妈觉得孩子应该累了,立马站起身来,不一会儿端来一盘水果,对轩轩说:“宝贝,累了吧,快来吃水果。”

01为什么陪伴成了打扰?

1. 不能包容孩子的与众不同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如果家长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就无法理解孩子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此时家长的陪伴就会夹杂着打扰成分,经常性地提醒孩子“该这样”或“那样不对”。

2. 不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

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在直观的、具体的感知和体验中获得一定经验。反复操作是孩子建构经验的途径,每一次的探索都会给孩子不一样的经验。如镜头二中,小Y已经能摆搭直线的多米诺骨牌路径,但圆形的正确打开方式他还没有从前期的经验迁移过来,不断地试错说明孩子在不断地探索和积累。而家长在陪伴的过程中以直接打扰的方式干预孩子的探索,势必阻碍孩子自己的学习路径。

3. 过于关心孩子

现在的家庭模式基本都是N对1模式。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手心里的宝,镜头三中的情境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旦家长的爱成为打扰孩子的理由,对孩子来说,他的兴趣点也会随之转移。

02这样的陪伴给孩子带来什么?

1. 不敢创新

都说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探索有时会插上童话的翅膀。如果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过多打扰,且不认同孩子的某些创意,那么最终会让孩子不敢创新,放弃想象。

2. 缺乏自信

有时家长的打扰非常负面,如“你这样做不对。”、“这个不是这样操作的。”久而久之,孩子受到家长过多的负面影响后,就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变得胆小。

3. 无法专心

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此时陪伴孩子的家长如果不断打扰孩子,势必让孩子的专注度得不到提升。学龄前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这样的陪伴最终让孩子无法专心投入某一游戏或探索中。

03如何创造不打扰到孩子的陪伴?

1. 允许孩子出现错误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和他共享成功时的喜悦;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也应该用包容的心来看待孩子的错误,允许他在反复操作中逐渐获得经验。此时,家长的陪伴可以是一句激励的话语,以表扬孩子的创意、态度或不怕失败的品质。相信这样的陪伴会给孩子更大的勇气迎接新的挑战。

2. 给予一定的材料支持

有时候,孩子会突发奇想,用新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此时,家长的陪伴可以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来支持孩子们的探索和游戏,让他能有机会去尝试,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一次吃板蓝根的时候,孩子惊奇地发现板蓝根泡在水里不见了,还有什么事物泡在水里也会不见呢?孩子可能会想到纸巾、水果、沙子等。此时,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想法帮他一起收集材料,让孩子有机会去探索,这样的陪伴才能支持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

3. 让孩子在自然后果中领悟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抱怨:“我的孩子太顽皮了。瞧,他在玩地震的游戏,把玩具弄得一团糟。”此时你可能会训斥孩子;也许会在孩子游戏后帮忙整理。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自然后果中逐渐领悟。如上情况,家长可以以游戏的口吻参与进来:“地震结束了,我们来当解放军叔叔,参加灾后重建工作吧。”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邀请一起整理,一起感受劳作的艰辛,或许还会自主调整游戏的方向。

“不打扰的陪伴”之温馨小提示

如何让不打扰的陪伴成为一种正效陪伴,也需要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注意安全。陪伴过程中不打扰孩子的前提是安全,在孩子游戏或探索的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安全,我们都可以尽量不去打扰孩子。

多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面对孩子与众不同的创意或想法时,家长更多要做的就是倾听,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才能走近他们,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获得更多的体验。

孩子玩不单为寻开心,更可以培育学习力。我们希望通过文章推送和互动活动帮助成人理解孩子游戏的需要和价值,陪伴和参与孩子的游戏,能够予以适宜地回应或支持。

本文来源:http://www.tzsdlj.com/zaojiao/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