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发脾气怎么办_孩子大发脾气好想揍她,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源:感冒症状    点击:   
字号:

【www.tzsdlj.com--感冒症状】

原标题:孩子大发脾气好想揍她,怎么办?

元旦前,我们全家带孩子去了趟珠海长隆,回来的路上没沟通好,小叶子一上车就不乐意了:“停下!回去!”大叫着非要爸爸往回开。

我们自然是没答应,她的情绪越来越差,从哭到喊、再到歇斯底里完全失控,闹了整整半小时,怎么安抚都不行。在她情绪最激烈的当下,我也行将爆发,脑海中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脾气太大!太不听话了!这么油盐不进!真想冲她大吼再狠狠的揍上一顿!

是的,当时我就是这么气,虽然我一直在学习和践行正面管教,但老实讲,我真的没法对孩子的任何反应和行为都能镇定。

想起在这篇新年的文章(3年前的新年,我发愿说:要换房!要创业!要旅行!)中,有位妈妈留言说,觉得我内心特别明媚,担心“情绪波动”是自己的硬伤。

特别想说,亲爱的啊,我也一样啊——

我不但会有情绪波动,而且汹涌时真的很受困扰。不过,波动大也有它的好处,就是让我更关注内心深处的成长,我上课、看书,都会特别关注这样几个重要的问题:

“我为什么会这样反应?”

“我还可以怎么反应?”

“我还能做些什么?”

这段时间以来,感觉自己的实践又进一步,那天刚好用来应对小叶子的大发脾气,还挺管用,赶紧分享给大家。

这个方法叫——“一念之转”,源自美国人Byron Katie,她是来自加州的一位平凡妇女,结了两次婚,有3个孩子、一份成功的事业,但10多年一直处于精神低迷状态,严重时甚至无法生活自理。

她被迫参加了一个收容“厌食症”妇女的机构活动,却没想到,有天躺在地板上突然顿悟:

所谓困扰与压力,很多都和自我、他人、世界有关,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却很想管好他人(比如同事应该准时、老公应该体贴、孩子应该管好自己)、或者是为了一些不可控的老天的事情操心(比如地震、水灾、死亡),才会过得分裂、难受。

她总结了几个步骤,让自己不再纠结。

先是4句问话: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然后是反向思考,比如:

1、把批评转向自己
2、把赞美转向别人
3、把它转成完全相反

“一念之转”真的帮到了我,拿长隆回程那天来说,我一边听着孩子嚎,一边强迫自己“灵魂出窍”了片刻,问自己:

1

那是真的吗?(孩子不听话、脾气大?)

是的啊!她正在大喊大叫!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呃……是不能,她也有很天使很听话的时候……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孩子不听话、脾气大)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我会忍不住想要教训她!让她知道这样闹是不行的!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我会是个耐心的妈妈,想想孩子的需求,让自己先冷静,再来处理。

这4个问题下来,是逼自己的大脑从冲突中转移,于是有了神奇的“降温效果”,后面几个“反向思考”更厉害了,可以任意把我想法里的元素换成相反的,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排列组合:

1、把批评转向自己(自我反思):我这么想揍她,脾气也很大。

2、把赞美转向别人(角色互换):她真的很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全释放出来了;而且我确实忘记了提前和她说好要走的事,难免她会不适应。

3、把它转成完全相反(180度反转):小孩子不可以大发脾气、不听话吗?我除了大吼大叫揍一顿还有其他办法吗?

这样的过程,让我在最难熬的时刻,忍住了发火,不至于火上浇油,当孩子宣泄过后,她开始冷静了,我更谢天谢地,没有在气头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其实,这个方法用到和家人的沟通上也特别有效。

前几天,我特别想和老公分享一个事儿,就让他暂停游戏一会,看看视频里我完成的超级牛掰的一个课上的“突破”任务(我徒手劈开了一块木板……)。

可当我满心欢喜地打开视频拿给老公看,他看了才一半,就和我说,“老婆,游戏开始了,我得接着打了……”

我当时心里超受打击,特别堵,觉得“他不重视我、不尊重我、他应该停下游戏专心回应我”。

想不开的时候,我又试了“一念之转”:

1

那是真的吗?(他不重视我、不尊重我)

是的,他宁愿打游戏。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好像不能,他毕竟也中断游戏回应我了,只是视频比较长、游戏又开始了……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他不重视我、不尊重我)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我会很伤心、很气愤,想要和他吵架!

4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我会找更适合的时间再和他分享,尊重他在享受自己下班后的特殊时光。

接下来是“反向思考”:

1、把批评转向自己(自我反思):我也没有尊重他啊,他兴头上我强迫他暂停打游戏听我说。

2、把赞美转向别人(角色互换):他很重视尊重我了,毕竟还看了一会儿,游戏暂停时间短他也不知道啊,而且我每天都塞给他很多东西让他听让他理解,鬼知道这个就特别重要、还关系到“认可尊重”了……

3、把它转成完全相反(180度反转):我应该尊重他、认可他的爱好,哪怕是我不喜欢的游戏,我渴望他专注地听,他也渴望我让他专注地玩啊!

这样想了一轮儿以后,心里的怨气好像已经溜走了不少,整个人也更豁达了……

“一念之转”并不一定要按顺序走,一开始的时候,建议反思的对象不是自己,而是他人,这样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而随着这个方法运用得熟练,“反思”的部分,可以从“领悟”层面,更多地转到“行动”:我能做些什么?我将如何解决?

适用于任何让自己困扰的情绪、关系、人与事,这段时间应用下来,我发现用它来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对父母的看法,也很有帮助。

一直很喜欢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这句话: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你为它赋予什么意义。

有太多太多次,我因为孩子、工作、家庭的烦恼,陷在自己的小情绪里,或愤怒或委屈地期待得到他人的理解,却发现,别人看待它的版本,竟然和我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能不那么“我执”,在原来的大脑程序中,植入那么点“重生性的元素”,让自己有能力选择不被困扰、更积极地看待问题,那会轻松多少啊!

本文来源:http://www.tzsdlj.com/ganmao/19137/